news
学习摄影就像绘画一样需保持虚静凝神的心境状态
学习摄影就像绘画一样需保持虚静凝神的心境状态
西安朗图时代告诉大家摄影如同绘画一般,需要保持虚静、凝视的心境状态,下面一起欣赏一下刘鑫老师关于绘画心态的文章。
荀子说:虚壹而静。所谓虚,指不以已有的认识妨碍再去接受新的认识;壹,指思想专一,静,指思想宁静。荀子认为心要知道,就必须做到虚心、专心、静心。
细致、冷静的情绪状态
首先,因虚静而能体物入微。艺术构思是一个细致的工作,需要用心去点滴的描摹、观察。

托尔斯泰说:灵感是忽然出现了你能够做到的事情。灵感越鲜明,就越需细心的工作来完成它。
我们在进行艺术创作构思时首先要静下心来,抛去杂念,细致入微才行。如果一位艺术创作者只追求、表现外在的形式,不重视内在的实质,那么他的作品也不过就是肤浅的幻想而已,毫无意义。对任何事物、对任何美丽的风景、人物,画家不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不融进对该事物的理解和态度,不想用自己所熟悉的表现形式予以表现的话,他是不会创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偶然创作出来也是空洞乏味。不会给人以美感或联想,或给予人以启迪,作品也就没有了价值。
塞尚说:不要以追随那些前辈画家之美丽的形式为满足,要从大自然中探求、研究。我们不但要凭着自我的感觉来表现自我,同时我们更要以我们的思考去改变并呈现我们的视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的精神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曾对着同一个稻草堆,分别据朝、夕、晦、明、的不同观察,创作出了十五幅不同的作品。莫奈在第一次展出《日出》等画作时,在展厅里受到了大家的抨击,人们无法接受雾居然还有紫红色的,然而在参观者走出展厅时,发现因为伦敦的工业发达,雾确实有紫红色的。如果没有训练有素的眼睛进行细致的观察,是画不出也欣赏不了这具有细微差别的画作的。
达•芬奇为了创作《蒙娜丽莎》,表现那富有魅力的一笑,他运用解剖知识,研究笑的规律,还有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在长期的感受与积累中,他终于从微风吹拂的流涟的湖水中受到启发,创作了举世迷人的微笑,表现了高贵端庄的娴静之美。
《诗品-冲淡》中说:素出以默,妙机其微。要表现一种题材,需要长时间地去观察,才能发现别人所不能发现或别人没表现的特点。任何事物都有没被发现的东西,因为人们在观察时总习惯先入为主地忆起前人的观点。所以我们要去挖掘它,直到发现它的不同特点的时候,你才真正了解它,你才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东西。作为艺术家只有静观、默思,才能将要描绘的对象了解的清清楚楚。
其次,虚静的心境,能够使艺术家冷静地、客观地评价所要表现的对象。因为与冷静相对的是急躁,这种急躁会使我们遇到问题没有耐心去研究解决,阻碍成长,给创作带来恶果。
超越物质,摒弃功利的心态
这里所说的超越物质,是相对的,人生存需要穿衣,吃饭。这穿衣、吃饭也是一种物质。而我们说的物质功利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作为艺术家要把创作对象当做审美的价值存在而不是纯粹的物质功利看待。
二、是对于创作目的说,不能过多考虑创作将给自己带来多大的物质回报。比如这幅画能买多少钱,能不能在展览上获奖什么的,因为这样一来,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就会受到物质的制约,艺术思维就会肤浅而庸俗。艺术作品就失去了纯洁与真诚,成了功利的奴隶。真诚的艺术心境会使一位艺术创作者变得朴实,变得真诚,因为他漠视外在功名利禄的诱惑,不需要装腔作势的标榜,不需要天花乱坠的自诩,他能使自己的心静下来,唯静,才能聆听大自然的脉搏,洞察大自然的幻妙,任凭心灵自为,使心灵生活在自己所开辟的一片自由、纯净、真实的天地之中。